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桃华 > 桃华 第9节

桃华 第9节 (第1/2页)

六七看书 www.67ks.com,最快更新桃华!

苏老郎中的确对治十五的病没有什么把握,回答之时便只能将十五的情况尽量说得严重些,只怕十五不在意,一个弄不好血栓脱落铸成大错。然而这些话在蝶衣耳朵里听来,就跟哄人的一般,药虽是抓了,她却实在不信苏老郎中的话。

蝉衣其实也有同感,然而终究要谨慎些:”这种事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公子不是说了,等回京之后还是再请太医瞧瞧。太医院良医无数,总能诊出个所以然来的。”

沈数一行人离开无锡,除了客栈伙计之外无人注意。苏老郎中担忧了几日,见再无人上门,便猜到他们大约是已经离去,长长松了口气,就此按下不提,也不曾对桃华再说起。

桃华自然更不会注意。转眼间蒋锡出门已经将近两月,中途曾送回两封信来报平安,写得甚是详细。桃华看了信就笑,从信中就能看得出来,蒋锡在外头非但不以为苦,反而颇有些乐不思蜀。

”父亲说广东码头有不少从外洋运来的东西,他挑了一些,一起送了回来。”桃华把信递给曹氏,转头示意薄荷将随信捎回来的匣子一起放到桌上。

曹氏只些许识得几个字,蒋锡的笔迹又有些潦草,她便有些辨认不出来,瞧了几眼便将信掖进袖中,来看这匣子里的东西。

”这,这是——”匣子里装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,曹氏一眼看去,竟不认得几样。

”这是香水。”桃华取出四个小瓶子,”据说是在手腕上点一滴就能香几个时辰。”

”这瓶子可真精致!是水晶的?”曹氏拿了一个在手中,翻来覆去地看。

”西洋那边会制玻璃,应该是玻璃瓶。”桃华对这些东西可算司空见惯,随手又取了三样东西,”这就是西洋的玻璃镜。这大的是太太的,小的我和妹妹每人一个。”

这三面镜子不过都巴掌大小,然而在如今这时候已经算是贵重之物了,外头还套着锦缎套子,里头夹了丝棉,唯恐震碎。曹氏也知道这个是稀罕东西,拿在手里又惊又喜:”老爷也真是,这,这得花多少银子……”嘴里说着,手上却紧紧抓着,照了又照,”不过这个可比铜镜不知好了多少,头发丝儿都看得一清二楚。”

桃华笑了笑:”父亲说了,他是沾了朋友贩货的光,去跑外洋的船上买的。不然若是这东西运了进来,价钱只怕要翻上几番了。”

”就是船上买的便宜些,怕也要花不少银子。”曹氏又是高兴又有些担忧,”老爷身上带的银子也不知够不够。”

桃华没有接话。这三面镜子其实没有花多少钱,而是蒋锡替一条下西洋的船查出一批假药来,船主为了感激,从朋友处特地挑来送他的,花的银子不过是外头卖价的十分之一。这些蒋锡都在信里写了,曹氏仔细看了信后,自然会知道。

匣子里最后一件东西却是一艘铜质小帆船,仿着船等比例缩小的,只有半尺长。这是给蒋柏华的,只是东西不大,份量却不轻,蒋柏华这会儿恐怕还拿不动。

曹氏见了捎给儿子的东西,比看见给自己的还要高兴,口中却抱怨:”这么沉的东西,柏哥儿哪里玩得动。老爷真是乱花钱……”

桃华又笑了笑,没再说什么,只道:”庄子上还有点事,我明日要去瞧瞧。”到了玳玳花树开花的时候了,她得去看看。

”去吧去吧。”曹氏拿着这几样稀罕玩艺儿正看得高兴,不在意地摆了摆手。

蒋燕华在旁边,忙道:”姐姐先挑一面镜子。还有这香水,姐姐也取两瓶去。”

桃华随手捡了一面小镜子:”我不惯用香,香水就留给太太和妹妹。我就先回去了。”不知是不是上辈子在爷爷身边闻了太多的药材味道,她现在倒觉得药香比花香脂粉香闻着更亲切些。何况这时候的香水味道都太重了,对她这种嗅觉格外灵敏的人很有点刺激性。

曹氏看她走了,叹了口气将手中镜子放下:”如今可算是把大姑娘惹着了。瞧这些天跟我说话,都是不冷不热的。就连要给她过生辰,她也不肯。”说着又忍不住抱怨,”若是那日喝了她熬的什么藤汤,或许还好些。唉,若是当时不听你的便好了……”

蒋燕华张了张嘴,还是把话咽回去了。当时明明是她看着曹氏也不信桃华,并不想喝那钩藤汤,这才出言拦阻的,如今倒都算是她的错了。母亲这点子总爱把事推到别人身上去的毛病,刚来蒋家时倒也不曾露出来,这些日子却是又故态复萌了。

只是自己的亲娘,她也只能听着,还要开解她:”这也不算什么。不过是冷淡些罢了。”

”若她告诉了老爷可怎么办?”曹氏一想起这事,连手里的新鲜玩艺儿也不能令她开怀了。

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……蒋燕华心里暗暗抱怨,嘴上却还要道:”母亲放心。既无实证,父亲也不能说什么的。”到底忍不住要说一句,”只是母亲以后千万不要再做这种事了!再有下次,只怕姐姐就不会善罢干休了!”

曹氏被女儿说得低了头,喃喃道:”自然也就只这一回。若是你舅舅能谋得个好差事,也不枉我担这一番心事。”

蒋燕华轻轻哼了一声,不想去接母亲的话。她对曹五老爷一家子的感情可不如曹氏那般好。的确,她和曹氏被陈家赶出来的时候,是曹五老爷收留了她们。可是之后再嫁蒋家时,蒋家送来的聘礼就已经留了一半给曹五老爷,更不必说曹氏带来的嫁妆还不是陆续又贴补回了曹家?这样算来,她和曹氏母女两个,真也不欠曹五老爷什么了。再说,就算将来曹五老爷真谋了好差事,她和母亲也未必能沾到什么光呢。

☆、第13章 新茶

曹氏母女两个这一番话,桃华自然没有听到。不过即使听到了,她也不会放在心上,她有好多事要做呢。

庄子上的玳玳花树今年算是第一次有这样大面积的开花,选那将开未开的饱满花蕾,于清晨采摘下来,立刻送入窖中窖茶。从四月到六月底,第一批茶已然可以出窖了。

”方才在茶行里已经尝过。这茶味道略有些苦,但苦后回甘。且这香味与众不同,虽是浓郁,闻起来却又有清新之感……”汇益茶行的掌柜梁元将刚窖出来的玳玳花茶送到蒋家,将自己品尝之后的感觉,细细向桃华道来,”只不知这口味众人是否习惯……”

江南一带饮茶讲究清淡,似花茶这等气味浓郁的也是近些年才时兴起来,还是后宅女眷们较为喜欢。不过这玳玳花茶味道更浓郁一些,且有些苦味,梁元一时倒真拿不准前景如何。

桃华拿起薄荷刚冲泡上的茶,深深吸了口气:”梁掌柜说对了。这玳玳花香可镇静心情,消除紧张,因此闻着虽觉浓郁,过后又觉清新。且此花入药可疏肝和胃,理气解郁,久饮还能令人身轻纤瘦。”她说着,对梁元一笑,”梁掌柜觉得,这样的茶,会不会有人喜欢?”

梁元立时就笑了。本朝与唐朝不同,以纤为美,太太姑娘们都怕自己过胖,有些甚至连饭都不太敢吃。若是这茶饮了能令人轻瘦,哪会有女眷不喜欢呢?

”那姑娘瞧瞧这个罐子如何?”梁元拿起一个白锡茶罐,”姑娘是否还是要先给苏老夫人送茶?”

桃华微微一笑,接过那茶罐:”这图案画得不错。尤其这杏红的边子镶得好。老夫人年纪大了,又是寿辰,单是青白之色,未免有些太素了。”

两人相视一笑,心照不宣。

新东西做出来,要打开销路,必要有人先用起来才好。梁元说的苏老夫人,是如今的无锡县令苏衡之母。桃华这几年出的什么花茶啊芦荟药油之类,都是先送给苏老夫人使用的。

无锡是大县,鱼米之乡富庶平安,能来此地做县令,也得有些门路才行。苏衡虽是小官,却有个叔父在京中做吏部侍郎,才能让他中了进士没几年,就候到了这个缺。

江南这些富庶大县中的官吏乡绅们,消息都十分灵通,苏衡在京中有这样的靠山,下头人自然要捧着他,他的母亲和妻子在本地的女眷之中,自然也是众人追捧的对象,不管是穿戴饮食,只要她们用了,便有人跟着捧场。桃华这几年,就是靠着苏老夫人和苏夫人,才将花茶的市场打开的。

苏老夫人的寿辰是七月初,桃华已经准备以贺寿为名,将这玳玳花茶送过去了。到时候无锡一地有头有脸的人家女眷都会到场,只要将这玳玳花茶的好处给苏老夫人讲一遍,就等于人人都知道了。若老夫人和苏夫人用了说好,何愁之后这新茶的销路打不开。

梁元自然是明白的。汇益茶行在本地原只是中等规模的茶行,还是这几年凭着花茶的生意壮大起来。当初蒋家管家拿着珠兰花来与他商谈的时候,正是汇益茶行生意不上不下的尴尬关头,也是为着没什么好办法才答应了合作。谁知这位蒋大姑娘搭着苏县令的后宅,如今花茶已经不仅在无锡一带时兴,还顺着江水运输了出去,教汇益赚了个盆满钵满。因此这回新的花茶还在窖里,汇益茶行就忙着做了新的茶罐,专等着苏老夫人的寿辰了。

茶罐以白锡制成,贮藏茶叶不易受潮,能够更好地保持香气。茶罐外头包了一层硬纸,正面绘以花卉图案,表示里头装的是哪种花茶,下头并有小字注明。

因这六罐茶叶是要送给苏老夫人贺寿的,因此白色的玳玳花朵四周特意增了一道杏红色边子,且上有蝙蝠图案,下有连叶寿桃,象征福寿双全,瞧着十分喜庆。装在天青色锦盒之内,打开来颜色对比鲜明,引人注目。

桃华看过,表示十分满意:”万事具备,过几日老夫人寿辰之后,咱们再听消息吧。”

梁元暗自感叹。蒋大姑娘十二三岁的年纪,说话却如此沉稳。即使前头送到苏老夫人面前的东西就没有不成功的,仍旧不肯将话说满。想想自己家中那个女儿,年纪跟蒋大姑娘仿佛,却只会在爹娘面前撒娇。同样是女儿家,如何就这般天差地别呢?蒋锡可真是有福气!

既然送来的茶叶合意,梁元很快便告辞了。他毕竟是外男,桃华一个未出阁的女孩儿家,按理是不该这般与外男见面的。虽则行医之家这些规矩要宽松许多,但梁元是个精明的人,自不会因一些小节妨碍了桃华的名声,若是因此影响了合作,可是极不划算的。

桃华并不留客,叫人送了梁元出去,便问薄荷:”我做的香囊都准备好了?”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,被攻击选 速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