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诡三国 > 第3233章 兵

第3233章 兵 (第2/2页)

『如今有狭隘之辈,以南北东西分割华夏之人,以屈民意,岂非欲绝华夏之统,断骠骑之大业乎?!今端不才,得诸位襄举,立志以免除此等狭隘之见!』

『愿我大汉千秋!』

『愿骠骑大业长久!』

韦端慷慨激昂,振臂而呼。

『某有闻!』

『如今骠骑暂离关中,便有小吏貌似忠良,而心藏奸诈。潜行偷盗,贪墨成性,民膏民脂,日夜榨取。其行如鼠窃狗偷,其心犹豺狼虎豹。百姓怨声载道,而小吏恬不知耻,犹自以为得计!』

『然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!有义士义胆忠肝,不忍百姓之苦,故而密察其情,细审其状,检举其行,其意为善。有道是,有错则改,无过加勉,善莫大焉。』

『却不成想,官官相护,密捕者众,以拥塞言路,害骠骑之业!若此长久,敢问西京如何清明,百姓如何安居?』

『端不才,亦愿将此民间疾苦,下情上达,以明是非!』

『骠骑曾言,治民乃重信也!』

『某愿替民求其信之!』

『若其正,便正其名!』

『若其腐,便律诛之!』

众人闻言,纷纷大赞韦端果然是人如其名,端正无比。

韦端微笑。

此时此刻,他得到了『代表权』,他说他代表了百姓……

请问『百姓』有异议么?

因为代表老百姓就给自己带来了正当性和合法性,虽然老百姓压根儿没让他代表。

在台阶下的众人之中,陈序也同样在笑。

两人似乎目光有所交汇,但是又像是陌生之人。

这风越来越大,只不过接下来谁能乘风而起,谁又是没翅膀的猪,那就还要在等等看……

……

……

冀州。

黎阳的南门城墙之上。

一名军将正在巡城。

说是军将,根本就不像,因为他不仅未曾披甲,就连军中战袍也未曾穿着,倒是穿着一身儒士长袍,戴着头冠,因为晚上风大,还裹了一层狐裘。不仅是脸上皮肤细嫩,就连手都是白净,连半点舞枪弄棒的老茧都无,不仅如此,手指上还带着两个黄金戒指,在戒指表面还镶嵌了硕大的玉石,在火把光照之下,闪闪发亮,富贵逼人。

若不是其身后跟着一队的军校兵卒,点头哈腰的模样,谁也不会将这个看起来不过二三十许的年纪,如文人雅士一般留着三柳细髯,修眉俊目,俊秀非常,说不出的风流倜傥模样的家伙,当成是一县的军将!

不过,在冀州之地,这种现象很常见。

冀州豫州,先要成为士,然后才能担任某些职位。

至于这个职位是不是这个士族子弟擅长的,亦或是他原本懂不懂职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,根本不重要。于是,只是学了些经文,张口闭口之乎者也的人,不仅可以充当将领,也可以从事水利工作,甚至还可以作为一地之长!

这个左看右看,怎么都不像是军将的人物,偏偏就是黎阳之地,不折不扣的统兵大将!

不为什么,就因为此人姓曹。

和关中之地,韦端要想尽办法才能获取一点话语权不同,在山东,有时候一个姓氏,就可以决定一切。当然,姓氏之中也有分上下,原本曹应不过是曹氏旁支,可偏偏攀附上了曹丕,于是逐渐的水涨船高起来。

曹应之前就是个普通读书郎,若是放到后世,顶天也不过就是个汉语言专业的学士罢了,可偏偏就可以担负了重职,作为检查冀州周边的巡查使,溜达了一圈之后,什么问题都没有查出来之后,结果还因此得了善缘,被一群士族官僚表示曹应是个好同志,应该加一加担子,于是顺理成章便是接任了黎阳的军事重担,成为一地之中最高的军事长官。

升迁速度无与伦比。

反正只要有曹丕作为背书,又是曹氏之人,那么原本大汉制定的相关任职考核制度,也就像是一个屁一样,除了放出来的时候有些味道,其他什么作用都没有。

黎阳之南,便是白马津,故而此地军将不仅是要负责县城周边的防御,连带着还要统御白马津的军寨,虽然只是一地县尉,可是差遣在上,并且掌握有军事实权,怎么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军将了。

同时,因为黎阳地处要冲,所以不仅是有往来商贩行人,更是有军粮物资转运的额需求……

按照道理来说,这么一个重要的地点,应该派上一个合格的军将来,可是这一位军将曹应,却从小到大都没有练习过一天的武艺,更没有翻过一本兵法,或是在军营之中待过一日,身上真的一点军人的气味都没有。

当然,对于山东之地的人来说,有军人气息,还未必是什么好评。

武夫!

持勇好斗!

还是文人好,温文尔雅,通情达理,不光长得顺眼,说话又好听……

曹应原本是旁支,家中自然贫困,现如今掌了权柄,那么除了日常守备,缉拿贼匪等等事务之外,最为关键的,自然就是要为自己,以及自己的家庭置办出一份家业来。

所以,借着权柄搞来些好田亩,收些租税,拢几间店面,招揽商户,再利用免费的兵卒劳动力,修建一些房屋用来租典,自然也都是正常基操勿六。

除此之外,曹应还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城池修葺技巧,军备设施维护技术,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果……

比如一些陈旧的兵刃,如果换成新的,那么不仅是要多花很多小钱钱,而且还会导致来年无法更换。谁都清楚,这水利建设么,当然每年都要搞,这道路城墙修整么,也是每年都要修,所以兵刃战甲,又怎么能一年到头都不坏不换的?

所以一些不必要的兵器战甲,用木头刷一层漆,不就好了么!

至于什么是『不必要』的,那自然是见仁见智了。

于是乎,这林林总总,大大小小,即便是曹应来此才没多久,这身上穿戴也就自然高贵了起来……

至于什么戒备防务,那更是根本不必提起了。

反正黎阳之地,上下左右都是自己人,能有什么问题?

不过,这一天,曹应却难得到了城头上来巡弋。

自上任起,都不来城头巡查的曹应今天忽然来了,顿时就将城头上的值守军校等人吓得不轻,连忙屁颠颠的跟在后面,不知道曹应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。

曹应也是不耐,巡查了一圈之后,便是站定,往西边一指,问道:『听闻了朝歌之事没有?说是骠骑人马越过太行,偷袭了朝歌!你们说,这事情是真是假?』

『这……』跟在曹应屁股后面的军校们面面相觑。

这事情,要怎么说?

军校们吭哧半天,然后低眉顺眼的说道:『我等都是些粗鄙之人,怎么能知道这些……还请县尉赐教一二……』

曹应哼了一声,傲然说道:『太行者,巍巍哉!』

军校们不由得缩了缩脑袋,吞了一口唾沫,偏偏又要像是听到了什么仙音一般,表示出一副欣喜的洗耳恭听的模样来。

『太行之山,巍峨耸立,如屏翰于天地之间。其峰插云,若龙腾九霄;其脉跨域,似虎视八荒。自古英雄豪杰,多有欲登其巅者,然不可全也。』

『余也曾披星戴月,越险阻,历艰辛,以求一睹雄伟之姿。行至山腰,回望四方,群山皆小,唯太行峥嵘,云海腾越,犹如仙境。』

『然太行之高,非寻常可攀。途中或逢峭壁悬崖,或遇密林深谷,稍有不慎,便是粉身碎骨。昔日黑山之贼,纵横太行多年,熟知地理,仅浅居山谷,未能跨域而战,何况骠骑乎?』

『尔等可是明之?』

曹应蔑视的扫了一圈周边的军校。

他确实有些不爽。

这在黎阳才没几天舒心日子,就接到了什么骠骑人马突破太行的消息,简直要让曹应笑掉大牙!

就像是曹应之前和在黄泽边上的冀州大粮仓的任管事所论及的一样,太行是那么好走的么?

要不然乐进将军也不会折戟于壶关之下!

若是曹应没有担任这军事要职倒也罢了,可能还不清楚这其中的调调儿,但是现在身为黎阳县尉,曹应真是太清楚其中的奥秘了!

这多半是朝歌的守军贪墨太厉害了,导致连太行山中的那些山贼都打不过!

没错,曹应认为,那所谓的骠骑人马,不过就是太行山的那些残留的山贼罢了!

因为亏空太厉害,导致查账的时候抹不平了,便是借着山贼的机会,将陈年旧账一笔勾销……

这手法,曹应可是太熟悉了。

所以他今天特意上城头来,将手下的军校聚集在一起,一方面是将此事拆穿,以展示自己的睿智,另外一方面也借着警告手下的这几个军校,别贪墨得太过分,最后做不了帐,连检查都混不过去,牵连到他头上来就不美了。

众军校顿时恍然,便是连连拍胸脯保证,说他们都是专业的,绝对可以过账!

做的帐,都是请冀州内的士族子弟来做的,大家都认识,只要一看暗记,就知道是谁的亲戚孩子做的帐,都是会手下留情关照一二,绝对不会给曹应带来半点的麻烦!

曹应这才缓缓的点了点头,笑着说道:『有诸位齐心协力,自然是可保黎阳百姓平安无忧!我心甚慰,甚慰啊!』

众军校又是一阵不要钱的马屁送上。

正在其乐融融之时,忽然城头有一名值守的兵卒叫出声来,吓了曹应和众军校一跳!

没等曹应和军校发火,那兵卒连忙用手一指,『那边,那边有火光!有火光前来!』

众人不由得转头,趴在城垛上望去,只见远方道路上隐隐有些火光,在渐渐阴沉下来的夜色中,越发的明显起来……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,被攻击选 速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