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人在洪武,朝九晚五 > 第三十七章 你跺你也麻!【求追读各种

第三十七章 你跺你也麻!【求追读各种 (第2/2页)

“天下之大,何止万数?”

“叔父,莫非您这一生的目标,就仅仅是闽中一地吗?”

季秋的这番话,如同平地起惊雷,在陈友定的耳边轰然炸响!

闽中...天下...?

陈友定艰难的摇了摇头,忽然发现自己心中,产生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情绪。

这股情绪,名为动摇。

“叔父!在您的治理下,闽中百姓固然安居乐业。”

“可天下之人,难不成就不是百姓了吗?”

“自方国珍兴兵于东南开始,熙熙攘攘二十年,这天下,从没放下过刀戈。”

“叔父,在您眼中,可能认为方国珍,甚至连我干爹,都是霍乱天下的贼子!”

“可叔父,在起兵以前,方国珍也好,我干爹也罢,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?”

季秋上前一步,朝着嘴角不住颤抖的陈友定,平静而又清晰开口道。

“他们都是你我口中的百姓啊!”

“若非活不下去,有谁愿意背井离乡,又有谁愿意拿起兵器,在战场上过朝不保夕的日子?”

季秋先前的铺垫,与他此时的话语,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。

是啊。

祸乱这天下的,从来都不是百姓。

而是元廷!

如此直白而浅显的道理,陈友定一时间却是难以接受,或者说不敢接受。

因为这和他一直信仰的东西,背道而驰。

季秋并没有追问陈友定,而是淡淡的继续诉说道。

“叔父,格局之学,就在你我心中。”

“无论家师做出了多少努力,才让东南大地重归祥和。”

“但我那跟你一样,起于寒微的干爹,才是这一切政策的拍板人。”

“而长江以北的汉人,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,叔父你远比我更清楚。”

“叔父,如果你眼中兴兵作乱的贼寇,能够让天下的汉人,都过上如现在东南,闽中一般的生活。”

季秋缓缓抬手,朝着陈友定俯身,深施一礼。

“那我宁愿做上一回贼寇!”

话音刚落,席间便有人瞬间暴起!

“巧言令色,妖言惑众!”

文官打扮的男人,从位置上跌跌撞撞来到季秋身前,怒目而视。

“平章,请速斩此獠,切不可让他继续胡言!”

出乎闽中所有官员的预料。

一向对“贼寇”欲除之而后快的陈友定,并没有急着送季秋上路,而是非常认真的对着季秋询问道。

“你如何保证,天下百姓,就一定能过上你口中的生活?”

陈友定也好,刘伯温也罢。

都是这个时代能够超脱阶级,真正着眼于苍生的人。

唯一能够限制他们的,就只有所谓时代的局限性。

当一个从未设想,但万分光明的前景,摆在陈友定面前时。

陈友定承认。

他动摇了。

而他的问题,季秋早已做出了答案。

“叔父,就在几天前,我按照家师传授的农家之术,种植了三垧水稻。”

“由文武百官见证,我干爹更是亲手参与了收获。”

缓缓伸出四个手指,季秋平静的吐出了那个足以令世人疯狂的数字。

“所有稻田,亩产都在四石以上,最高达到了四石六斗。”

季秋身边的文官忽然后退一步,瞠目结舌,几不能语。

应天的水稻,亩产四石以上?

这怎么可能?

“叔父,若是这个农家之术,在全天下推广开来,能不能让百姓过上远比现在富足的日子?”

“当然,叔父,四石以上的均亩产,确实是有些匪夷所思。”

指了指刘琏,季秋用非常自信的口吻说道。

“我愿意和大侄儿留在闽中为质,由崔兴带着叔父,当面向家师,甚至是我干爹问询。”

说到这,季秋忽然一笑,脸上又换上了那副贼兮兮的表情。

“至于以后的事...”

“叔父,我也保证不了啊?”

“这种事情,难道不应该像家师一样,亲手去改变吗?”

说完,季秋便微笑着看向陈友定,等待着他的答案。

半晌后,陈友定有些疲惫的声音,在季秋的耳边响起。

“你们...先回去罢...”

季秋并不纠结,拱手一礼,便领着崔兴和刘琏大摇大摆的朝着门口走去。

就在季秋即将出门的那一霎那,陈友定的声音,忽的再次响起。

“等我把闽中事宜安排妥当...”

“便去一趟应天,见一见青田公,也见一见你口中亩产四石的水稻。”

闻言,季秋立刻回身,落落大方道。

“那我现在就和崔兴交代一下,顺便寄封...”

“不必。”

陈友定缓缓走下台阶,看向沐浴着阳光的英气身影,朗声道。

“既然决定去,还要什么人质。”

“若是连这点魄力都没有,我陈友定何以庇护闽中多年?”

怔怔的看了一会陈友定,季秋再次俯身,恭敬道。

“定不会让叔父为此行失望。”

......

返回住处后,始终沉闷不语的崔兴,一脸纳闷的来到季秋面前,不解道。

“总旗,这...陈友定这就同意了?”

“我咋没搞明白是啥情况呢?”

闻言,季秋淡淡一笑,忽的说了一句看似没头没尾的回答。

“你跺你也麻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,被攻击选 速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