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七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六七看书 >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>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8节
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8节 (第1/2页)

六七看书 www.67ks.com,最快更新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!

李氏见婆婆脸色苍白,忙上前扶着婆婆,“娘,哪里不舒服?”

竹兰摇头,“没事,我就是看着天色要下大雨,惦记老三和老四,他们连伞都没带。”

李氏心里不是滋味,中午喝疙瘩汤的亲近没了,婆婆到底是惦记两个小儿子的,白瞎她的关心了。

竹兰不知道大儿媳妇心里的官司,她惦记着剧情,今天就是周家走下坡路的开端,原文中只提了一笔,武春到底没走成,一个时辰后下了大暴雨,因为有牛车就去接两个读书的孩子,结果暴雨山洪爆发,去邻村的桥塌了,牛被冲走了,武春去拉牛不小心被卷到了水里,等找到的时候头破血流没了生气。

原身和娘家的感情好,又是唯一的闺女,周家不被小瞧不仅是读书的关系,更多的是杨家都有些武艺,又是出了名的生儿子多,原身的哥哥更是在战乱的时候闯出了名,十里八村没人惹的。

周家也顺带着贴上不好惹的标签。

可大孙子杨武春的去世,两家有了不可修复的裂痕,后来原身家的名声越来越不好,家里一堆的糟心事,与杨家就更疏远了,直到杨家搬走了。

对,就是搬走了,竹兰拧着眉头,逆袭文中杨家的笔墨真是太少了,可能也是为了女配服务,所以才故意写死了杨武春,最后顺利弄走了杨家。

否则原身杨家的唯一闺女,老爷子老太太怎么舍得离开,有杨家的关系在,女配王茹想炮灰周家挺难的。

竹兰估算着时辰,一个时辰现代两个小时,牛车二十分钟就到邻村,两个小时够了。

她要改变一家子,就要改变杨武春的命运,何况已经不是小说,而是现实的世界,哪怕和剧情没关系,她也不能看着一条人命没了。

竹兰利索的把装在车里的菜又给搬了下来,李氏傻了,“娘,这是干啥?”

竹兰哪里有心思理李氏,冲着屋子喊,“武春啊,牛车借姑用用。”

武春利索的应着,“姑什么借不借的,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。”

竹兰又喊着吃完的老二,不是不想喊老大,家里来亲戚了,老大不能离开,要陪着招待,这就是长子的重要和地位,“老二,你赶着牛车去把两个弟弟接回来。”

周书仁出于信任知道竹兰不会做无用功,对着傻眼的老二道:“听你娘的去接弟弟们回来。”

老二刚才还担心爹发火呢,没想到爹也支持,一时间更愣神了,别看家里爹娘感情好,可对教育儿子方面娘从来不插手的,尤其是对读书全都听爹的,爹对读书有多重视,他是深刻体会过的。

他和大哥不是读书料子,为了不读书没少挨打。

今个娘插手接弟弟们回来,又没什么大事,爹竟然支持没法火?有些恍惚了。

老大周昌礼踢了弟弟一脚,“还不快去。”

没看到爹黑脸了吗?

老二周昌义看了爹一眼哆嗦了下,飞快的跑了出去。

竹兰叮嘱着要出门的老二,“接了弟弟们赶紧回来。”

老二周昌义见识到娘的力度了,爹都听娘的,“知道了,娘。”

周昌义赶着牛车,又回忆了下记忆,好像不是娘怕爹,而是娘从来没问过,一直以为娘怕爹呢,现在想想自己想多了,娘是懒得管啊,将娘在心里的地位又提了一提。

周家不止周老二这么想,所有人都把竹兰提到了最高的位置!

第27章 脑回路服了

竹兰直到牛车走远了才回院子,心放下了脸色也好了,知道武春走不了,琢磨晚上做什么菜了。

从荷包数出二十个铜板,“去孙屠户家买一斤五花肉,要是有猪蹄在买两个猪蹄回来,如果没有猪蹄就都买肉。”

李氏刚把婆婆的地位提到了顶端,自然不敢非议婆婆的话,在说买肉大家吃,她才不会傻的问呢,“好的娘。”

因为,周家村是十里八乡的大村,也是周家族人聚集地,二十年前三分之二姓周,王朝末期加上战乱,周家村又来了不少人落户,姓氏才多了起来。

所以周家村走街串巷的货郎来的就勤,村子的配置也高,有卖肉的屠户,只是要比县城每斤贵半文钱,不过去城里需要坐牛车,买一二斤肉的都在村子里买的。

村里还有个豆腐坊,没错就是豆腐坊,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智慧,豆腐汉代的时候就有了。

竹兰有些馋豆腐了,还有豆浆,每天一杯豆浆多养生啊。

李氏回来的快,一脸的喜气,“娘,今个有猪蹄。”

竹兰咽了下口水,她馋芙蓉猪蹄了,“好,好,晚上炖炖猪蹄,你先收拾了。”

李氏也不傻,一看这个架势知道杨武春不会走了,“娘,五花肉怎么做?”

竹兰更想吃辣椒炒肉,到底惦记家里的孙子孙女,孩子太小了,“土豆炖五花肉,把肉块切小些。”

李氏打算多放土豆了,她也能多吃几口,“老母鸡呢?”

“家里有个大的砂锅,母鸡一半炖鸡汤,一半剁碎了,前些日子不是踩了蘑菇炖蘑菇吃,在炒个白菜就行了,对了鸡油剪出来留着。”

李氏口水不停的流了,今个都要赶上过年的菜了,心里有些发酸,不过想到一大包袱的布又平衡了,“好的娘。”

“主食我去碗半碗面掺在玉米面里蒸玉米面馒头。”

“好。”

竹兰不是瞎奢侈的,因为装粮食的房间里真的不少粮食,战乱过来不止爱钱,更爱粮食挨过饿的人都有仓鼠属性。

原身只是低调惯了,才给了家里粮食将够吃的感觉。

其实粮仓里大米白面顿顿吃不现实,但是一个月两顿干的完全没问题,都被原身藏的死死的,更不用说玉米面了。

原身倒是不多聪明,只是多年一点点攒的,有了新的吃旧的,还不傻没给存坏了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,被攻击选 速盾